编辑
2025-08-27
我当开发
00

目录

碎碎念
最后
继续念

用AI开发的随记


碎碎念

最近拥抱AI开发,给已有的扩展增加了功能,修改了两个开源项目,有了AI后基本就是0门槛,直接对话,然后等结果,测试,反馈,再等结果,提交;这里随便记一下;

常用的模型是GLM-4.5claude-4-sonnetgemini-2.5-pro,为什么是三个,这个真的要配合用,claude-4-sonnet写代码的欲望是最强的,GLM-4.5差不多但是有时候比较执着,gemini-2.5-pro 比较保守(懒)可能不是重点写代码的模型吧。

token消耗和流水一样,成本巨大,我的扩展控件,开发了一个功能,用了1000Mtoken;挺多的,主力是GLM-4.5claude实在用不起,因为也不是生产开发,就是做点小功能。

FineUI的前端调试扩展基本整个模块都是AI写的,人工参与5%左右,我就关了点日志,之前很少接触的浏览器扩展,nodejs 现在也是0基础上手了,经过30多年的学习,和AI使用中文对话还是很流畅的。

对话过程有时候也会被气死,架子可能一次对话就搭建完了,修改BUG可能会遇见LLM的执拗,找不到重点,无限重试,怎么告诉他错了也不好使,因为上下文太多吧,这时需要及时暂停指出,或者自己总结上下文重新对话。RooCode插件还是很直观的能回溯能切换模型。


最后

最后,用AI修改了aicommits项目,一个通过AI总结git提交的插件,原项目不能配置openai地址,众所周知https://api.openai.com不是正确的地址。

这里有一个实践就是VS2022可以自定义命令,这样配置工具菜单中就会有一个项了,算是快捷方式,当然也是AI告诉我的。

图片.png

图片.png

图片.png

继续念

用AI编程后,感觉博客没啥可总结分享的;都是对话,改啥了我也没看,能用就OK提交了,撑死分享个成品,即使记上点啥东西也是AI告诉我的,我再写博客里,感觉没啥必要。

一下又得到了,一下又失去了

有一天就完全黑盒了,硬件底层是量子的不可测,开发语言也是混沌的,AI能看懂就得了呗,终端就一个对话框,或者 我就是终端

如果对你有用的话,可以打赏哦
打赏
ali pay
wechat pay

本文作者:没想好

本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BY-NC-SA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